最近看了一本書叫"新美學商機",作者是Artkey藝術授權中心創辦人范子凡小姐,她以她多年在授權產業的經驗提出了許多關於數位內容產業以及授權產業的建言與看法。本書一開始以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館作比較,兩者同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在館藏數量上,大都會博物館是故宮的三倍,但營收卻多了將近32倍,原因就出在兩者的營收結構上。
翻看財務報表一看,故宮的門票收入占營收的60%以上,而大都會的門票收入卻不到20%,主要收入多是來從衍生性商品、會員費等。這點出了數位內容產業的特色:一個好的文化創意,應讓人在欣賞之後,有想要消費的衝動。故宮博物館受限於法令、政策等影響,以致於無法將館藏文物作最大效應的發揮,甚為可惜。
前幾天朋友Yolanda也在她的部落格寫了兩篇"在北歐遇見故宮娃娃",看到那由義大利名設計公司Alessi重新設計過的清宮娃娃的圖片,就讓人忍不住想買一組回家,從中就可以看出授權、設計對於產品的加值有多麼大的影響。
此書也點出數位內容產業的核心地位應是加值產業,數位內容絕非僅 自成一格獨樹一幟,創業產業絕非應自創門派重建機制,而是應立於 其他既有硬體系統產業基礎上,不需重新去思考創建新產業通路、新市場機制,以內容、服務為其他產業提供附加價值,讓硬體產業以軟體服務區隔競爭市場。
作者所創辦的公司多年來在授權產業上努力,所以也介紹了世界最大的紐約授權展,並根據參展經驗提出了台灣在參展上的幾項問題,如國際文件不足、授權準備不足以及商務視野不足。今年所任職公司剛好也有參加,在參展與準備過程中確實出現這些問題。但要特別感謝arkey以及數位典藏單位,在時間急促以及政府預算仍未撥款下來的情況下(請立委諸公行行好,你們惡鬥苦的是人民。),仍努力幫忙參展廠商。但老實講,這次公司心態上的準備不足,紐約授權展是個商務導向的場合,而不是單純非營利的展覽,公司抱著形象展出心態,浪費此一參展機會,甚是可惜。
公司參展幾項自製與代理作品:
根據達悟族的拼板船所發想的包包,非常有質感。
公司即將完成的長篇動畫影集-"太陽之淚"。
除了點出問題之外,作者當然也提出了三項建議,專注核心競爭優勢、提升展館氣勢規模以及國內國際同步宣傳,都是非常中肯與實務上經驗的建議,因此很推薦在數位內容產業、授權產業努力的業者來觀看這本書,一定會有感觸跟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